三江保护区基本情况
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东临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邻,是黑乌两江汇合的三角地带。保护区总面积198089公顷,其中核心区66050公顷,缓冲区27964公顷,实验区104086公顷,属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由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停歇地和繁衍栖息地。保护区内有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河流57条,湖泡200余个,有兽类43种,鸟类261种,爬行类8种,两栖类7种,昆虫500余种,鱼类1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东方白鹳、金雕等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白枕鹤、马鹿、雪兔等47种,高等植物900余种,国家三类保护植物野大豆、黄菠萝等4种,国家二类保护鱼类施氏鲟和达氏鳇2种。
保护区于1994年建立,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2002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9年加入“东北亚国际雁鸭类保护网络”, 2002年加入“东北亚国际鹤类保护网络”, 2001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大赫黑契尔国家自然保护区、2006年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巴斯达克国家自然保护区, 同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2009年与俄罗斯百隆斯基国家自然保护区,2015年与俄罗斯阿穆尔流域国家保护区(包含5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签署了联合保护协议,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2013年获中央电视台“2013美丽中国•魅力湿地”特别关注奖;2015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近几年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多有合作。
三江保护区保护区下设森林公安局,并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人事劳资科、保护科、科研科、宣教科、多种经营科、森林防火科、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珍稀动物救护站和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11个职能部门,另设7个管理站和19个管护点,完成了局、站、点的三级管护体系建设。正式职工81人,聘用人员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