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三江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保护协会成立于2017年5月26日。协会的成立是以民间组织的方式以通过对东方白鹳的重点保护活动为载体,形成对三江平原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为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参与到东方白鹳等鸟类的保护行动中来,对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协会有自己明确的章程,内部工作机构健全。
设为首页收藏网页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咨询热线 0454-2138537

热门关键词: 保护区 十九大 中俄 湿地 白鹳

联系三江

咨询热线: 0454-2138537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邮箱:xjksjbhq@163.com

办公地址:抚远三江国家保护区

“爱鸟周”—带你认识三江湿地水鸟


  今年是黑龙江第39届“爱鸟周”,今年的活动主题“爱鸟新时代 共建好生态”。“爱鸟周”活动,在提高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鸟类保护工作,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三江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大湿地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开展水鸟栖息地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工作,各类湿地已成为水鸟的栖息乐园。进一步增强生命共同体理念,凝聚起全社会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的磅礴力量。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学名:Ciconia boyciana)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东方白鹳.jpg

丹顶鹤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丹顶�?.jpg

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学名:Mergus squamatus)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东方白鹳.jpg

大天鹅

    大天鹅(学名:Cygnus cygnus):是鸟纲、鸭科、天鹅属的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型高大,体长120-160厘米,翼展218-243厘米,体重8-12千克,寿命20-25年。嘴黑,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至上喙侧缘成尖。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雄雌同形同色,通体洁白,颈部极长;体态优雅。该物种显著的鉴别特征在喙部,大天鹅的喙部由黑黄两色组成,黄色区域位于喙的基部,与小天鹅相比大天鹅喙部的黄色区域更大,超过了鼻孔的位置。

大天�?.png

白琵鹭

    白琵鹭(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是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

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常聚成大群繁殖,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

白琵�?.png